讓E-Learning培訓有效的十個步驟(一)
我們該如何確保在線學習(E-Learning)的效果?事實上,衡量e-Learning成敗的關鍵并不在于學員的課后測驗拿了幾分,而在于他們能否將學到的知識和能力應用在實際工作中。換句話說,所謂“有效”的e-Learning,不只是要讓學員記住更多的東西,更要讓他們能把學到的東西發揮出來。
在e-Learning課程開展前、課程進行中,以及課程結束以后,分別采取如下的十個步驟,將有助于提高培訓的效果,并使e-Learning能真正符合企業需求。
1、創建以工作為中心的課程
訪談培訓學員和他們的管理者們,了解具體的工作需求。確保培訓的每一項技能都是實際工作所需要的。
把整個培訓課程分解成具體的技能重點,并與學員的工作需求保持一致。創建一個有系統的、由不同技能重點組成的課程架構,而非一個松散的、什么都教的大雜燴課程。
采用混合的教學方式。明確區分課程的哪些部分需要采用非同步教學(由學員獨立在網上完成),哪些需要同步教學(采用網絡研討會或是虛擬教室技術),以及哪些部分最好在實體教室進行。
為課程的每一部分設計獨立的學習目標、學習任務,以及學員所需具備的能力。把培訓材料依照技能重點和時間安排分解為更小的模塊,原則上每個模塊的學習應該能夠在15至20分鐘內完成。
2、讓學習更有互動性
盡量采用多種素材和學習工具,并盡可能提高課程內容的吸引力。運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來提升學員的投入感,例如案例學習、調查、類比學習等,并利用多元化的測驗來測試學員的理解程度。
課程中要包含真實的案例、圖片、文獻、圖表,以及關鍵人物的訪談記錄等。
在每個重要概念的學習之后,提出一至三個小問題,以即時測試學員是否理解了學習內容,而不要等到全部課程結束再來考核。設計問題時,盡量運用案例或是實際工作中的場景,以盡可能讓學員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出來,而非只是死記硬背。
設立學員回饋環節。如果是非同步的教學,回饋可以通過論壇、討論版,或是與講師和其他學員之間的郵件往來而實現;如果是同步教學,則可以運用聊天室、網絡研討會的現場討論環節,或是后續的郵件互動來實現回饋。
3、提供支持性的材料
為每一階段課程創建快速參考指南。學員注冊后就可以通過指南迅速了解課程相關信息,也可以透過網絡自行打印所需材料。
創建“常見問題及解答(FAQs)”,并教導學員如何在網上檢索所需要的答案。
創建在線幫助以及疑難排解手冊。
在同步教學的課程中,在每一次上課前先把課程投影片發送給學員,這會使得討論的焦點更加集中,也讓學員可以預習并作筆記。
4、讓管理者做好準備
在正式開始課程之前,安排一次針對學員管理者們的動員會,展示相關的課程設計和所運用的技術,明確系統需求和時間需求,以及學員們所需要的幫助。
明確管理者在培訓當中的角色,如事先協助學員、在培訓中給予支持,以及事后的追蹤跟進等。在學員和管理者間建立共識。
讓管理者了解e-Learning的好處,例如節省交通成本和時間、提升效率,以及更能滿足個性化的需求等。
強調在線學習的文化氛圍必須建立起來,否則e-Learning的優勢將無法落實。
標簽:E-Learning 培訓 管理
相關課程:《突破人才培養瓶頸-企業E-learning應用實戰課程》、《總裁實戰管理特訓營》、《從技術走向管理》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陳兆杰 樸道書院專家、文化學者 | |
![]() |
吳洪剛 中國著名營銷管理專家 | |
![]() |
尹隆森 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 |
![]() |
吳維庫 國內著名戰略管理專家 | |
![]() |
艾學蛟 中國企業危機管理創始人 | |
![]() |
崔恒 原微軟中國區域大客戶經理 | |
![]() |
李建立 企業戰略轉型研究專家 | |
![]() |
張從忠 跨國公司中高層訓練導師 | |
![]() |
周坤 全息企業管理咨詢專家 | |
![]() |
江廣營 實戰研學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