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行業發展更堅實的動力
2010年,E-Learning行業仍在圍繞是否“升溫”爭論著。一方面廠商們普遍感覺E-Learning在慢慢“升溫”,另一方面不少用戶仍在質疑E-Learning的效果,只是這種質疑聲在慢慢變小。人們不再囿于E-Learning表面的東西,而是開始追求E-Learning的本質屬性。長期以來,E-Learning被人們膚淺地認為是學習在線化,卻忽略其能促進企業主要業務的本質功能。有專家指出,如果能夠認識到E-Learning背后的功能,在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大背景下,就很難找到對E-Learning悲觀的理由。
但目前,一些廠商依然會問,2011年會實現“升溫”嗎?從以往的經驗來看,E-Learning已發展十年。十年前,許多仁人志士看到E-Learning發展的前景,紛紛高歌猛進投入到E-Learning行業。十年過去了,有的人倒下了,有的人繼續戰斗,更多的人在不斷加入E-Learning行業。走的人算是解脫了,但留下者和后來者仍然會問:行業發展的難點和真正的動力在哪兒?十年的積累為什么仍不能實現行業的突破?
帶著同樣的困惑,中國E-Learning促進中心于兔年春節后召開了北京E-Learning行業新春交流會,邀請近60家在京廠商負責人匯聚一堂,共商行業發展大計,碰撞思想火花,共同尋找E-Learning行業發展更堅實的動力。
會后部分與會者合影
2010年行業的四大變化
2011年2月15日下午兩點,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學習中心大樓3層302會議室。中國E-Learning促進中心舉辦的E-Learning行業新春交流會正式舉辦。
2010年,被認為是行業轉暖的一年。這一年,中國E-Learning行業發生了很多值得關注的事情。大到行業會議,小到企業廠商重組,廠商們在用實際行動或言論影響著中國E-Learning的前進路徑。交流會現場,近60家廠商的老總們在此談論著行業發展的變化。記者據此梳理出行業內的四大變化:
變化一:教育形式的變化催熟E-Learning服務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中心主任單從凱注意到了“教育形式的變化”。他說,沒有不變的學習主體和不變的教育者,也很難有永恒不變的教育形式。單從凱認為,在E-Learning時代,學習的需求未必通過建設眾多學校等傳統教學方式解決。教育形式的變化客觀上催生在線教育服務的發展。他同時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專業資源提供商為整個遠程教育和E-Learning提供服務。
變化二:廠商重組是行業發展一大趨勢
有參會代表說,E-Learning已經形成一個產業鏈,如果將來在某一點上惡性競爭,最終結果是兩敗俱傷。希望E-Learning同行們能夠更清晰地定位自己,能夠在自己熟悉的模塊精耕細作。他形象地說:“即使我們有一顆E-Learning的心,最終的結果會被諸如HR軟件商干掉。”
E-Learning行業與軟件業相隔不遠,當教育培訓與軟件結合后E-Learning就應運而生。E-Learning與HR軟件業的競爭如此,E-Learning內部的競爭更是如此。2010年歲末年初,kineo宣布E-Learnconsult(上海平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正式并入kineo集團,英文名稱更改為“kineochina”。此次收購是E-Learning領域2011年的第一宗收購案例。有專家預計,2011年將出現更多成功的收購。專家也就此指出,整合、并購是行業發展的趨勢也是行業成熟的標志。
變化三:呼喚規范的聲音越來越高
海天教育集團董事長胡濤認為,E-Learning行業亟需自律和規范。他將廠商之間的惡性競爭形容為E-Learning行業自殺的手榴彈。他說,有些廠商總以為拿著手榴彈去炸別人,等手榴彈爆炸后才知道好像把自己也炸蒙了。會上,來自經華智業的楊曉軍、新東方的陳麗華、北京大學企業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吳峰等都紛紛提出要建立行業發展規范,以進一步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變化四:市場操作模式更趨簡單化
許多廠商都在研究E-Learning市場的操作模式,但鮮有突破性的成果。交流會上,北京愛迪科森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立佳則擺脫以往繁雜冗長的“行業用語和行業慣有的市場模式”介紹到:“愛迪科森從不搞高深莫測的東西”,他認為,E-Learning屬于教育類行業,本應踏踏實實做事,在課件制作、平臺建設、市場推廣方面應簡單化。北京愛迪科森的一貫作風也最終贏得了市場的認可。
中國E-Learning促進中心攜手廠商尋找發展動力
十年來,很多中小廠商尚在為了生存自顧不暇,“行業責任”四個字,似乎已經被很多人遺忘;然而,隨著行業發展的逐漸升溫,它又被一些專家學者甚至一些有遠見的廠商老總們頻頻提及。自去年以來,聰明的廠商們摒棄以往關系銷售、電話銷售等方式,開始熱衷舉辦或參加活動,以擴大影響力。有專家指出,以舉辦活動的形式,加深用戶對E-Learning的了解,增加用戶對E-Learning的粘合度,是廠商行業責任感的具體體現,也是推動E-Learning行業發展的最佳手段。
長期以來,專家學者以及廠商們一直在探索行業發展的動力因素,希望能實現行業突破。但這種動力因素真正體現在哪些方面,一直沒有找到答案。
北京大學企業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吳峰在交流會上認為,推動企業領導的學習理念變化應是E-Learning發展的著力點。在國家提出終身學習理念后,E-Learning應是終身學習最有效的載體。但從具體實施來說,企業領導者的學習理念還有待改進,這取決于企業領導者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他說,“當企業內的E-Learning部門成為幾個部門的連接中心,E-Learning就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北京愛迪科森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立佳則認為,讓客戶感覺實用簡單應是市場推廣的立足點。不搞高深莫測的課件、平臺,踏踏實實做好市場推廣,加強同行業之間的溝通交流整合,從一個個小船形成一艘航空母艦,才能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
北京新東方迅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大客戶經理陳麗華認為,給客戶以“規范”印象是推動行業持續發展的動力。她舉例說,她曾接觸某知名公司的平臺,雖然該公司投資的是一個很貴的平臺,但因企業本身對E-Learning的概念并不清晰,對如何構建資源規范沒有概念,最終限制了整個公司E-Learning項目的發展。
中國E-Learning促進中心秘書長夏巍峰在主題演講中介紹到,中國E-Learning促進中心應E-Learning發展而生,其宗旨是面向行業,加強交流,推進合作,促進發展,作為媒體宣傳平臺、網絡展示平臺、展示交易平臺、研討交流平臺、信息咨詢平臺、人才培訓平臺等六大平臺,將始終為E-Learning廠商提供方位、多層次、綜合性的服務。
北京大學企業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吳峰認為,中國E-Learning促進中心在E-Learning發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他說:“中國E-Learning促進中心作為行業引領者和推動者,為我們提供了全國性的平臺,大家應當充分利好這個平臺。”
夏巍峰最后提出,依托中國E-Learning促進中心平臺,將和廠商們共同利用好《中國遠程教育》這個行業的媒體資源、渠道資源、客戶信息資源和行業資源優勢,愿與廣大廠商結伴而行,發出屬于E-Learning行業自己的聲音。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甘磊 資深微軟技術專家 | |
![]() |
陳劍 信息化專家、經濟分析師 | |
![]() |
馬浩志 微軟Office應用高級培訓師 | |
![]() |
張旭光 中國市民卡之父 | |
![]() |
張玉麟 微軟office資深授權培訓師 | |
![]() |
石建鵬 網絡營銷專家 | |
![]() |
趙明哲 OFFICE大師級 | |
![]() |
陳則 時代光華高級講師 | |
![]() |
汪錦暉 資深生產管理講師 | |
![]() |
郭遠剛 項目管理專家 |
![]() |
Excel應用課程案例及亮點 | 張劍悅 |
![]() |
EXCEL與PPT在管理中的高級運用 | 袁志剛 |
![]() |
Excel數據統計與分析 | 甘磊 |
![]() |
PowerPoint尖端演示實戰 | 甘磊 |
![]() |
用數據說話 | 甘磊 |
![]() |
簡報制作尖端演示實戰 | 甘磊 |
![]() |
實戰型服務與運營總監國際研修班 | 魯百年 |
![]() |
Excel與PPT在管理中的高級應用 | 張劍悅 |
![]() |
PowerPoint應用 | 張劍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