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如戰場,想要科學經營不懂BLM業務領先模型怎么行?!(上)
商場如戰場,廝殺起來冷酷無情。對于企業來說,戰略就是一家企業的靈魂,是引領公司未來發展走向的軸心和主線。全力奔跑固然重要,而賽道的選擇更為關鍵。方向錯了,再努力也白費。《孫子兵法》有云:“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無序擴張、野蠻生長、躺贏紅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企業管理者必須真正理清思路,做到科學經營。商場如戰場,想要科學經營不懂BLM業務領先模型怎么行?!
BLM(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業務領先模型,是一套非常完整的戰略規劃方法論,從差距分析到頂層設計,再到執行落地,是一套可循環的戰略規劃工具。
華為曾花 3000 萬元重金從 IBM 公司引入 BLM 戰略管理體系,持續激發組織活力。可以說,如果沒有 BLM,就沒有今天的華為。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款 “神奇寶貝”。
差距分析
“戰略是由不滿意所激發的。” 在 BLM 模型中,差距分析是戰略規劃的起點。具體來說,差距包括業績差距和機會差距。
比如,某公司年初制定了 2000 萬元的銷售目標,最終完成 1700 萬,這 300 萬就是業績的差距。業績差距一般通過執行體系的改善來關閉,通過管理的提升來解決。
又如,客戶有一筆購買預算,而我們卻無法提供相應的產品或解決方案。如果公司能根據客戶的需求積極匹配,填補這項空白,就抓住了這樣的市場機會。從無到有的這個空間,就是機會差距。機會差距需要有新的業務設計,必須通過戰略的創新才能解決。
戰略制定
戰略的制定,是企業持續追問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的尋根之旅。這個過程好比登山,企業的戰略意圖是山頂,目前的差距是山腳。中間的策略,包括市場洞察、創新焦點和業務設計,都是圍繞如何到達山頂而展開的。
01
戰略意圖
戰略意圖指的是企業的愿景和目標,也就是企業未來想要達到的高度。
公司組織是目標驅動的,企業得找到自己獨特的使命。戰略意圖詳細定義了企業的愿景、戰略目標和近期目標。
使命愿景
愿景就是你想成為什么,代表著一家企業的最終目標。它像北極星一樣,指引著組織的前進方向。
戰略目標
戰略目標包括企業 3-5 年后的業務特征、關鍵指標,以及階段性里程碑。戰略目標要與公司的戰略重點相一致。
近期目標
近期目標是短期內企業可衡量的業績指標,包括利潤、成長率、市場份額、客戶滿意度及新產品等。近期目標要著重于自身的競爭優勢,體現感召力。
“不是因為看見了,才相信。而是相信了,才會看見。” 在明晰戰略意圖的過程中,千萬不要限制對未來的想象。戰略意圖可以是野心勃勃的宏偉夢想,它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許多達到世界頂尖的公司,都有著和自身資源、能力極不相稱的雄心壯志。
02
市場洞察
市場洞察指的是,通過研究、判斷市場的動向和趨勢,結合企業的強項和短板,發現目標市場。
看趨勢
包括宏觀大勢(PEST 框架)、行業大勢。
看市場與客戶
包括市場空間、入局時機和客戶痛點的分析。
看客戶訴求,可謂戰略制定的 “第一性原理”。華為始終堅持 “以客戶為中心”,確保其戰略規劃緊扣為客戶創造價值。同時,下放業務經營權,最大限度地貼近市場,讓聽得到炮聲的人來指揮戰斗。
看競爭與合作
看自己的競爭對手、合作伙伴都在干什么。
最后,通過SWOT 分析,明確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揚長避短,找到自己的細分市場。
吉姆·柯林斯在《基業長青》一書中說過:“不要指望好運氣以預測未來,要專注于有紀律的邏輯,創造未來。”
03
創新焦點
創新焦點是指企業為保持業務領先優勢,需要積極探索市場,持續進行業務創新。
未來業務組合
包括核心業務、成長業務和新興機會,分別代表成熟、增長和創新這三個成長的地平線。
在站穩 “根據地” 的基礎上,再走多元化路線。先做強主業,繼而向相鄰市場逐步擴張,提升市場份額。最后,培育新興戰略機會點,增強產品競爭力。
模式創新
包括商業模式創新、運營驅動。
企業習以為常的盈利模式,一般是基于過往的經驗。戰略創新不是以過去推導未來,而要以未來推導現在。企業需要克服舊有的路徑依賴,擺脫同質化的努力。
好的商業模式極為難得,可以 “四兩撥千斤”,實現行業顛覆式的降維打擊。就像梅花創投的創始合伙人吳世春所言,“拿一線城市已經過時的模式,雇二線中不溜的團隊,去三、四線城市重新做一遍,還是可以穩穩地賺錢。”
運營思維是對目標客戶的深度服務,以洞悉人性為基礎,有效鏈接用戶需求。通過提供系統綜合解決方案,來實現企業的商業價值。包括內容、活動、渠道、產品、社群、工具、用戶粘性等多項運營。
資源利用
創新不是玩概念,而是要實打實地為客戶帶去新的體驗。傳統行業借助技術穿透,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企業要學會整合資源、優化資源。
04
業務設計
戰略制定的最后一步是業務設計,它是整個戰略規劃的落腳點。企業要以價值為驅動,明確具體做什么,拿出切實可行的業務方案。
客戶選擇
包括客戶選擇標準、目標客戶定位、市場前景等。
價值主張
指的是公司滿足了客戶什么需求和期待,簡單講,就是購買理由。
價值主張分為三大類:總成本最低、產品領先、客戶解決方案。
價值獲取
指公司為客戶創造價值時,如何讓自己獲得回報,亦即企業的盈利模式。
業務范圍
對企業而言,做什么與不做什么非常關鍵。哪些業務可以自己做,哪些必須通過合作來完成,都需要做出清晰的選擇。
企業要明確經營活動中扮演的角色和范圍,做好跟生態伙伴的協同。
戰略控制
指的是如何讓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角色。
第一,要瞄準客戶需求的轉移趨勢;
第二,要確立價值鏈中的地位。
最高級的戰略控制點,通常是你有能力來定義行業標準。
(未完待續!)
推薦
了解更多“公開課”和“BLM管理大師認證班”請添加客服微信進行溝通。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陳兆杰 樸道書院專家、文化學者 | |
![]() |
吳洪剛 中國著名營銷管理專家 | |
![]() |
尹隆森 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 |
![]() |
吳維庫 國內著名戰略管理專家 | |
![]() |
艾學蛟 中國企業危機管理創始人 | |
![]() |
崔恒 原微軟中國區域大客戶經理 | |
![]() |
李建立 企業戰略轉型研究專家 | |
![]() |
張從忠 跨國公司中高層訓練導師 | |
![]() |
周坤 全息企業管理咨詢專家 | |
![]() |
江廣營 實戰研學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