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抱怨的世界里,不會有快樂
來源:杭州時代光華教育發展有限公司 2009-10-19 10:23:40 您是第3231位閱讀者
我有一臺比較舊的HP筆記本,因為用的時間久了,顯示屏總是會是不是地出現問題,有時候開機關機很多次都無法好轉,這時,心情會變得很煩躁,一遍又一遍的抱怨:為什么會這樣?
放假之前,公司把威爾•鮑溫的《不抱怨的世界》作為中秋禮物送給我們。拿到書的時候,只是把它當成一本普通的勵志書籍來對待,讓我多看了一眼的是那個塑膠紫手環。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讓我翻開了這本書。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抱怨似乎早就成為了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孩,總是很容易發脾氣。他的爸爸就告訴他,如果每向別人發一次脾氣,就釘一顆釘子在木樁上,等到不再發脾氣的時候,再把釘子拔下來。慢慢的,日子長了,小孩不再發脾氣,可是當他發現拔下釘子的地方,早已在木樁上留下一個又一個洞。這就如同給人的上海一樣,即便你說了對不起,可以經給對方帶來了傷害。威爾•鮑溫也在書中提到:傷害者自己也是受傷的人!的確如此。其實,抱怨就是在表達個人的哀傷、痛苦或不滿。
換位思考,當我們在抱怨的時候,我們是把目光放在一個人或一件事情不好的地方,當我們聚焦、著力于這個人或這件事情的時候,這個不好就會被內心的魔鬼無限放大,最終吞噬我們,模糊自己想要表達的本意。中醫學里提到:怒傷肝。傷害他人,抱怨生活,其實就是讓自己心里不舒坦。想要抱怨之前,就想想古人說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句話吧,或者我們就會看到一絲光明和希望。抱怨是心里滋生出來的一種怨念,當我們在生活、工作中不斷抱怨時,心胸會越來越狹窄,連看人的眼光也會發生變化。
如果天亮的時候,還能睜開眼睛看到陽光;
如果出門的時候,還能掏出兩塊錢的零錢去買早飯;
如果下班以后,還能有人約你吃飯;
……
天亮以后,看到陽光,證明我們是活著的。能掏出兩塊錢買早飯,證明我們是富有的。有人約吃飯,證明是被人記住的。如此,我們還有什么資格和權利去抱怨,去指責老天的不公平?如果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工作和生活當中,我們的心中就會充滿感恩和幸福,當心里已經沒有怨念的時候,就不會再抱怨,因為我們已經沒有時間,沒有心情去抱怨了。
很多事情,總是說來容易,做時難。要真正做到“不抱怨”不是那么容易的,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細水長流,循序漸進,如一條溫柔小溪在心間漸漸流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小溪變成河流,再變成大江,最終變成海,變成洋的時候,那我們一定能做一個不平凡的普通人,一定能做到不抱怨。
合上書的那一刻,就把紫手環帶上,就讓它去幫助我們開始不抱怨行動,去提醒我們抱怨的可怕,感恩的偉大。沒有抱怨的生活;會充滿信心;沒有抱怨的工作,會充滿激情;沒有抱怨的世界,會充滿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