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中韓e-Learning產業對比分析
在資源全球化的進程中,e-learning正發揮其不受時間空間約束的優勢來推動知識一體化的進程,并逐漸成為知識產業迅速崛起的新動力.
韓國,作為亞洲國家中e-learning行業發展的典范,在很多方面領先于亞洲其他國家
1. 韓國e-learning行業現狀
日前,一份來自于韓國的調研報告(MKE&NIPA, Survey on the e-Learning industry in Korea 2009)中,顯示了近幾年來韓國在e-learning的應用成果。
韓國e-learning應用群體已經覆蓋到國民全體:K-12教育(未成年人教育:kindergarten-12年級)終身教育,行業企業培訓,教育院校,政府部門等,其中未成年人教育及終身教育占有近五成市場份額。
截止到2009年末,韓國已有60.7%的大中型企業采用e-learning系統,同時其學習內容位居前五位的是:職場生活,領導力培訓,市場營銷,管理和外語類課程。
個人使用e-learning學習的比例已經由2007年的39.4%上升至2009年末的48.3%
在e-learning的內容,解決方案及服務三大模塊中,服務正逐漸超越其他部分,成為銷售額最大增長點
韓國政府大力支持e-learning行業,并出臺相關法案及實施條例來保障其在本國的推動。國內多部委聯合舉辦大型行業峰會,拉動發展。
2. 中國國內現狀
盡管e-learning在中國起步較晚,但其發展速度較快,目前擁有學習管理系統,通用課程,課程開發,快速課件工具,虛擬教師產品等類別的供應商百余家。
根據BANC企業調研報告,目前為止,國內使用e-learning的企業已經多達6000余家,市場產值在近10億元。
中國企業對e-learning主要應用領域在人力資源管理,而企業對其的認知,大多數停留在平臺使用和課件制作,視頻會議等初級功能上,并未把其作為知識傳承的手段和方法。
中國企業e-learning運用,目前只限于企業用戶,大中小學應用比率很小,而個人用戶幾乎沒有。
3. 對比分析結論
經過與韓國對比發現,我國的e-learning行業因為起步較晚,發展較不成熟,但仍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間。
在應用群體上,雖然中國目前仍以企業為主,但在2010年已有某學校試點開展網絡數字化教學并獲得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e-learning事業已經朝向全民普及方向邁進。
國內正版課程供應商,更多地課程開發可以關注于個人發展,終身學習,能力修養等方面,而以市場上目前課程數量與質量而言(僅時代光華一家公司,其管理和個人素養能力類課程即可達到近600門)完全可以滿足個人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中國政府應加大對e-learning事業的扶持及投入,通過出臺相關政策來規范,規劃e-learning產業發展方向,同時節省資金及時間成本,網絡化培訓的展開也將會對提高國民素質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中國e-learning企業應嘗試行業“產學研”(e-learning行業服務企業,大專院校,e-learning研究機構)聯盟的路線,目前已有部分行業企業及第三方咨詢機構意識到此發展方向,例如:“上海時代光華教育發展有限公司”率先成立應用實施研究院,致力于e-learning應用領域的研究工作。
中國e-learning行業重心應從平臺功能,課件制作逐步轉為服務。應建立“大服務,小功能”的行業戰略,確保客戶企業可以更好地運用e-learning平臺和系統。打造“終身學習,終身享受服務”的理念。
結合政府力量,整合行業資源,實現全球化接軌。通過舉辦行業峰會,研討會等大型活動進行國際間交流合作,快速學習海外企業先進技術及經驗,并加以創新應用于中國社會。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潘誠 國際注冊管理咨詢師(CMC) | |
![]() |
萬建峰 碩士、高級工程師 | |
![]() |
姜宏鋒 著名供應鏈管理實效顧問 | |
![]() |
鄭剛 國內知名風險控制專家 | |
![]() |
羅云威 中國改革發展戰略研究院士 | |
![]() |
邵會華 高級培訓咨詢顧問 | |
![]() |
許廣崇 資深品牌戰略專家 | |
![]() |
鄭維東 資深市場研究專家 | |
![]() |
褚洪波 中國實戰執行力專家 |
![]() |
銀行網點布局規劃和設置方法 | 高鈞 |
![]() |
如何有效的進行市場調查 | 湯雪梅 |
![]() |
優質工作企劃書擬定與執行實務 | 黃力泓 |
![]() |
問題分析與解決 | 陳羽天 |
![]() |
戰略市場開發與營銷運籌策劃 | 楊愛文 |
![]() |
市場管理及產品規劃 | 胡紅衛 |
![]() |
市場工程學 | 邵會華 |
![]() |
2023宏觀經濟趨勢研判與雙循環新格局的構建 | 孫家良 |
![]() |
2022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展望 | 劉子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