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e-Learning課程的優化設計
E-Learning企業培訓效果參差不齊,除了技術方面,課程是最重要的影響要素。本文將重點圍繞企業e-Learning課程開發和實施中要解決的問題,進行企業e-Learning應用的優化設計。
企業e-Learning課程面臨的問題
面向企業的e-Learning是以提高企業組織績效為目的,將信息化學習手段和先進的教學理念與企業管理相結合,應用于企業培訓的一種學習活動。企業e-Learning課程是為了達到一定的培訓目標所需要的全部教學內容。在企業e-Learning開展項目中,課程開發和實施是主要環節,就這兩個方面,目前企業e-Learning課程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首先,課程資源比較缺乏。國內企業培訓與知識管理的理念已開始起步但并不成熟,課程缺少具有針對性又充實的內容資源。作為e-Learning核心資源,目前企業e-Learning課程以國外相關課程的漢化為主,本土化課程的質量仍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其次,課程開發時,作為首要環節的需求評估應包含哪些方法、要素及環節?作為關鍵環節的課程內容具有哪些特性?能否從學員的特點出發選擇教學策略?評價的方式有哪些?這些問題在企業e-Learning課程開發上通常是含糊帶過。如果缺乏經驗,課程開發過程將會反復,影響課程開發的進度。另外,e-Learning課程制作費時費力的特點,難以及時、有效地滿足企業的需求。
再次,根據2009年在線教育資訊針對國內近五十家應用e-Learning的企業的調查數據結果顯示,在企業e-Learning應用的各種問題中,缺乏長遠規劃和缺少有效的推廣方法并列首位,排在第三位的是e-Learning缺少與知識管理的有效結合。由此可見,除了豐富課程資源和加強課程開發兩個方面,企業e-Learning課程在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如何與企業績效目標相結合,以及如何與企業其他管理系統緊密結合等問題是目前的關注重點。
e-Learning課程開發的優化設計
e-Learning課程不同于普通企業培訓課程的鮮明特點主要是針對性、快捷性及實用性更強。那么,從e-Learning在組織學習應用中的特點出發,企業e-Learning課程開發時需要注意哪些要素呢?
學員特點是基礎
企業e-Learning的學習主體是員工。員工是學員,也是一名工作者,獲得知識與技能的目的是提高工作績效,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同時,作為成人學習者,又具有一定的自我導向性,因此要使學員通過在線學習獲得有意義的學習經歷,一是知識結構應合理有序,二是要考慮到學員的先前認知水平以及已有的經驗,課程設計要情景化、簡潔化,三是要建立激勵機制。
內容組織是關鍵
針對性是e-Learning培訓課程應具備的特點。經過首要階段的需求分析,明確學習目標,并說明課程內容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保證內容符合企業組織的學習需求。e-Learning內容資源一般來源于教育培訓類課程、企業已有的相關培訓資料、視聽材料以及員工經驗積累。
時效性是e-Learning課程的另一重要特點。搜集的內容資料應根據業務的發展保持一定的更新,應做到培訓課程的推出應與員工工作開展保持同步。
課件制作是保證
e-Learning課程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是e-Learning教材的制作,即將沒有e化的企業培訓課程、教學材料轉化適合網絡傳播的形式。e-Learning的課件表現形式一般有資料呈現、動畫、流媒體、虛擬模擬、角色扮演以及游戲等。由于e-Learning在線學習方式以員工自主學習和混合式學習(輔助企業培訓)為主,所以e-Learning課程除了做到學習目標明確、知識結構合理外,在內容表現形式方面則應做到情景化設計,小而精;學習內容呈現的時間不能過長,以免產生學習疲勞感、厭倦感。
評估方式是保障
e-Learning在線學習的學習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的培訓目標,如何對e-Learning進行有效評價,這些都是進行e-Learning課程設計時所要解決的問題。這里提供三種評估方式:
認知類評估方式 即在每個知識點的學習之后提供自測,主要以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連線題等為主,以便鞏固知識。
情景類評估方式 即針對考試無法測驗的學習結果進行評估,如推銷能力、演講能力以及工作情景中的應變能力等。主要環節有設置問題情景、開展活動等。呈現方式上靈活多變,可以是線上對話、視頻,也可以是通過線下評估,比如開展競賽、項目活動等。
工作自測類 這種方式是在課程開發時,根據工作情景中的具體情況進行一系列問題設計,比如禮儀課程的自測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在公司見到同事、上級或客戶你有主動問候嗎?電話機旁有無準備記錄用紙筆?這類題目主要起一定的引導作用,學員可以對照問題,檢測自己是否達標。
保證e-Learning課程順利實施的策略
完善需求評估
需求分析是課程設計的首要環節,是指“確認結果中的差距,將它們進行優先順序排列,并采取措施來消除或者縮小最主要的差距”。需求分析的結果應該可以具體化為學習目標和課程知識結構。一般來說,企業e-Learning應用效果不佳,主要是因為需求評估階段做得不到位不細致,致使進行課程設計時學習目標變來變去,知識結構無法統一,影響e-Learning課程的開發時效。
需求分析一般包含任務分析、人員分析及組織分析三部分。需求評估之前,應先有詳盡的評估計劃,具體包含目標、目標群體、取樣程序、數據收集方法、有關工具和工作流程的詳細說明、數據分析方法以及對以數據為基礎的決策過程加以描述等要素。分析的要素越細致,后期修改工作越少,越有利于e-Learning課程的開發過程。
制定評估標準
那么,如何確定e-Learning培訓結果對企業組織績效起到作用呢?企業內部崗位資格認證標準和崗位能力模型是培訓部門可以參考應用的評估標準。企業培訓的目的是盡快讓員工勝任工作崗位。崗位資格認證標準及能力模型來源于崗位, e-Learning進行企業培訓主要是以自主學習模式為主,學員可以對照標準對自身的知識與技能進行評估,找到差距,通過學習以提升工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制定崗位資格認證標準或能力模型,語言要簡潔通俗,標準可以轉化成具體的學習目標或者工作內容。
建立知識管理資源庫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管理已經上升到企業戰略層次。對于知識的產生、存儲、傳遞、應用,企業e-Learning最佳的優點正是可以跨地區傳遞最新的培訓內容。如果培訓課程過于頻繁地使用陳舊的材料,將影響e-Learning的學習效果,因此,知識資源庫應該圍繞培訓需求建立持續更新的培訓內容。
除了知識傳遞,我們也應看到e-Learning在知識產生中的作用。e-Learning的學員同時也是工作者,他們是知識的接收者同時也是知識的產生者,他們對知識的更新、創新更為敏感。e-Learning中融合能夠促進知識產生和知識應用的技術手段,如博客、Wiki(維基)等,可以將工作中的隱形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所以知識管理應與e-Learning應相輔相成,用知識管理的理念改進e-Learning,完善資源庫更新e-Learning的課程內容,對員工的在線學習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
目前,國內企業e-Learning的應用狀況處在學習管理階段,需要結合國內外e-Learning應用經驗,從企業教育的理念出發,探索如何將e-Learning課程學習目標與企業績效管理、職業發展以及商業目標相結合。此外,還需考慮學員受教育背景層次以及個人發展層次多樣化,對e-Learning學習模式進行調整。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陳曉劍 中國百佳新銳培訓師 | |
![]() |
閆鳳芝 金牌管理咨詢師 | |
![]() |
馬本軍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碩士 | |
![]() |
林俞丞 實戰執行力系統專家 | |
![]() |
郭品禾 RCC中文認證導師 | |
![]() |
高樂平 實戰派經銷商培訓專家 | |
![]() |
丁品洋 實戰型人力資源專家 | |
![]() |
蔣偉良 實戰派與組織變革專家 | |
![]() |
祁娜 國際標準化體系認證專家 | |
![]() |
陳震 銷售談判專家 |
![]() |
“人才驅動業務” ——人才盤點與梯隊建設 | 張劍 |
![]() |
企業薪酬調整實施與難點解析 | 秦楊勇 |
![]() |
打造卓越的團隊執行力 | 狄振鵬 |
![]() |
企業內訓師培訓技巧實訓 | 孫凱民 |
![]() |
管理傳承TTT | 祁正進 |
![]() |
優秀管理者的PPT設計演示 | 馬建強 |
![]() |
打造知行合一的營銷團隊 | 張雷冰 |
![]() |
卓越團隊訓練 | 張少卿 |
![]() |
人力資源管理 | 袁良 |
![]() |
TTT--內訓師塑造與提升 | 夏耀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