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再次成為聯想董事長,欲把聯想類似巴菲特集團
1984年,聯想從中科院創業時,是一間小平房,其前身是計算所傳達室。2000年,在人民大會堂,聯想分拆,柳傳志交旗,旗下公司已經包括聯想集團、神州數碼。2004年,聯想20周年大會,旗下新添了聯想投資、弘毅投資、融科置地。年年事不同,如今又新添了聯想直投公司。
柳傳志壯志不減當年,就在受任聯想控股董事長的當天,這位65歲的創業者旋即宣布了聯想控股的新戰略,開始了自己的新征程。他這樣描述自己的新目標:把聯想控股打造成像巴菲特集團、或長江實業那樣的旗艦。
這是他的第二次創業。要成功,柳傳志面臨許多挑戰,其中包括產權問題、公司社會化問題,一如當年。柳傳志認為自己已經跨出了第一步——當天,泛海集團宣布參股聯想控股。柳傳志說:這件事的重要意義可與1993年聯想成立職工持股會相比。
7年后,也就是2000年,通過員工持股會,聯想創業元老640人獲得了聯想35%的股權。
類巴菲特模式
有人認為,聯想控股的新戰略是一個類似于瑞典銀瑞達集團的架構:通過一家控股公司,進行廣泛的企業投資。銀瑞達是一家重要投資集團,持有瑞典國內外一些重要公司,包括制藥商阿斯利康(AstraZeneca)及愛立信的股份。同時,銀瑞達集團旗下還擁有直接投資、私募、風險投資基金。
負責聯想直投業務的聯想控股常務副總裁吳亦兵認為,聯想控股與銀瑞達存在區別,它更像巴菲特的投資模式,或者李嘉誠的長江實業。他解釋,銀瑞達對所投公司占股較小,而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巴菲特對所投資公司的持股比例相對較高。
柳傳志說,聯想控股制定新戰略時,曾經對全球一些公司進行了考察,看哪些公司更適合聯想控股的模式。
他說,盡管聯想控股會向全球先進的公司學習,但聯想控股有自己的獨特的地方,最重要的區別就是聯想有濃厚的產業背景,在發展產業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運營經驗,聯想控股、聯想投資、弘毅投資在投資中會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即將管理、運營經驗輸向這些公司。
柳傳志認為,聯想的獨特背景使得聯想投資擁有自己的優勢:以弘毅投資為例,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很多投資公司所投對象都消失了,但弘毅投資的公司所投的數十家公司中,30%處于快速發展態勢,50%超過行業平均水平,僅有兩家公司遇到了問題。
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告訴記者,危機發生后,弘毅投資的咨詢團隊進駐這兩家公司,幫助這兩公司調低目標,節省預算,強化管理。在聯想的幫助下,這兩家公司沒有像大多數公司一樣倒掉,而是堅強地生存了下來。
類巴菲特模式必須擁有與之相對應的治理機制,這是聯想所缺失的,就像1993年以前的聯想。
從聯想創立到1993年成立聯想建立員工持股會,邁出產權改革的第一步,柳傳志用了9年時間。最終股權流通,聯想又用了7年。從2000年聯想分拆,聯想控股成立,到引進泛海集團,完善聯想控股治理結構,柳傳志同樣用了9年時間。最終實現股權流通,柳還需要時間。
聯想控股成立之際,640名創業者通過聯想控股持有聯想集團、神州數碼股份,上述兩家公司全部為上市公司。2001年融科置地成立,隨后,2003年聯想投資成立,2006年弘毅投資成立,2009年聯想控股直投業務成立。
目前,創業元老通過聯想職工持股會擁有對聯想投資、弘毅投資、融科置地、以及聯想直投業務的分紅權、投票權,但這些權益不能流通。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一是必須對職工持股進行公司化處理,二是聯想控股實現上市。
柳傳志解釋:目前,聯想員工持股會中,個人不能處理所持股權,必須通過理事會才能進行處理。聯想員工持股會由柳傳志任理事長,剛剛卸任的聯想控股董事長曾茂朝任副理事長,此外,理事會還包括一些理事。公司化之后,個人可以處理這些股權,進行交易。
交易需要解決估值、需要渠道,而最便捷的就是上市。柳傳志說:未來不排除上市,但目前沒有計劃。
上市除了解決上述問題,還能解決聯想控股新骨干員工的激勵問題。接受采訪時,柳傳志指著坐在旁邊的聯想投資總裁朱立南說:“他來聯想較早,有股份,但他們兩人(即吳亦兵與趙令歡)沒有。”他說,未來將與國科控股、泛海集團協商激勵問題。
柳傳志說:只有物質激勵才能長期,才能制度化,才能吸引優秀人才。聯想控股目前有一大批年齡在30-40歲之間的年輕人,他們均來自國內外一些頂級的投資公司。他說,會把激勵問題作為一個長期的目標,小心地去做。
65歲的柳傳志還有另外一方面的考慮:聯想控股的利益可能兌現之后,才能讓老人心甘情愿地退居二線。2000年,楊元慶、郭為接班,李勤、曹之江等創業元老退居二線,原因是他們已經在聯想職工持股會中擁有股份。
引進泛海集團對于聯想實現上述目標十分重要。柳傳志說:就像1993年,沒有人能看出聯想職工持股會的價值,也看不出其對聯想業務有何正面影響,直到7年后,員工權益實現,聯想順利交班,人們才發現其意義。
柳傳志說,聯想控股國內上市面臨政策障礙,中國證監會要求子公司與母公司不能同時上市,但在香港上市完全沒有障礙。
站好最后一崗
8日當天,聯想控股董事長還宣布了新的董事會構成:董事長柳傳志、董事盧志強、鄧麥村、朱立南、曾茂朝,共5人。此次改組前,聯想控股董事會共由7名成員,分別是董事長曾茂朝、副董事長柳傳志,董事鄧麥村、朱立南、楊柏齡、李勤、陳國棟。
同時,聯想控股組成了新的監事會,監事會主席為李青,監事會成員包括李勤、王軍、于振。
經過此輪改組,柳傳志仍然兼任總裁。此前,有猜測認為,柳傳志任董事長之后,將改組聯想控股管理層,選出新的聯想控股總裁,總裁人選將在朱立南、吳亦兵、趙令歡等數位少帥中間產生。這樣,柳傳志將逐漸隱身幕后,過一個“快樂老頭”的生活。
此前,柳傳志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希望退休后做一個快樂的老頭。兼任總裁,代表柳傳志退出一線尚需時日。
國科控股總經理鄧麥村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泛海集團入股,聯想控股剛剛改組完董事會,總裁需要董事會聘任,這是下一步考慮的事情,目前還沒有考慮此事。
柳傳志說,目前還沒有考慮繼任者的事情,退休會在一個年齡區間內進行。此前,柳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70歲左右退居二線,以10年為區間,那么其將會在65歲至75歲之間。
對于繼任者的要求,柳傳志表示:目光遠大,認同聯想的核心價值觀,認同聯想的方法論。
聯想的核心價值觀包括,把企業利益放在第一位,求實,進取,誠信;要以人為本,調動骨干員工和廣大員工的積極性;要心胸寬廣。柳說,除了上述品德上的要求外,還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能迅速適應新的領域,面對新的競爭。
不到最后一刻,柳傳志不會決定自己的繼任者。對于挑選繼任者的方法,柳傳志說,聯想一貫的原則是在賽馬中識別好馬,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是傻把式,既要能溝通,又要能執行。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陳永隆 時代光華特約高級培訓師 | |
![]() |
劉峰 著名領導學和管理學專家 | |
![]() |
陳曉劍 中國百佳新銳培訓師 | |
![]() |
林俞丞 實戰執行力系統專家 | |
![]() |
郭品禾 RCC中文認證導師 | |
![]() |
高林 感動管理理論創始人 | |
![]() |
韓金鋼 業內公認的資深顧問 | |
![]() |
銀高峰 沙盤模擬演練教練 | |
![]() |
李偉 領導力系統提升專家 | |
![]() |
覃曦 運營流程及服務管理專家 |
![]() |
團隊執行力特訓營 | 王俊華 |
![]() |
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新模式(2天) | 方永飛 |
![]() |
贏在中層-經營管理人員素質提升必修課程 | 方永飛 |
![]() |
總裁實戰管理特訓營 | 方永飛 |
![]() |
打造軍人般執行力 | 楊俊峰 |
![]() |
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新模式(1天) | 方永飛 |
![]() |
中高層經理管理技能提升訓練 | 李明 |
![]() |
TSD團隊系統執行•落地工程 | 霍瀟 |
![]() |
結果執行力 | 臧其超 |
![]() |
室內拓展 | 王衛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