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M看趨勢:如何用pest模型來分析數字化趨勢?
看趨勢主要是分為宏觀大勢和行業形勢。宏觀大勢:用經典的PEST框架來進行分析P(Politics):政治環境;E(Economics:經濟;S(Society):社會;T(Technology):技術。行業大勢:你所處的行業有哪些變化行業的價值鏈發生了什么變化,行業的高價值區是否已經不同?市場的規模和未來的增長預期又如何?從BLM業務領先模型中,我們如何用pest模型來分析數字化趨勢?
我們先從P(政治環境)來看:
P(Politics):政治環境來看,這幾年從“互聯網+”到“數字新基建”到“數字經濟補貼”,中國政府對數字經濟的支持力度一直非常大。光華在2011年成為浙江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并且目前是專家特新、隱性冠軍、小巨人政府指定服務商,在這個過程中,也深刻感受到了浙江省政府對數字經濟不遺余力的支持。
請問光華目前在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方面,主要是參與了哪些工作?
主要是三方面作用:第一是管理對標,我們特別開發了一個管理對標系統,供企業對標管理;第二是管理評審,光華做為專家團評審成員,對很多專精特新企業進行了評審;第三是管理培育,光華組合了很多優惠的課程大禮包,政府企業進行公共服務購買,給專家特新企業培育。
E(Economics):經濟方面來看,如何解讀數字化浪潮的變化?
美國互聯網是從產業互聯網開始的,大概占據了美國互聯網65%以上份額,消費互聯網只有亞馬遜、ebay等很少數公司。中國互聯網是從消費互聯網開始,產業互聯網比例應該是少于10%,最近這10年,所有人對中國互聯網的體感非常深刻,但歸結來看,其實主要是圍繞著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在變化,比如零售、交通、餐飲、傳媒、金融。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這一切都是圍繞顧客環節在變化,我們統稱為消費互聯網,它的本質是幫助人們做出更好的決策(舉例)。如果放到產業鏈里,你會發現,產業鏈的數字化程度遠遠沒有消費端發達,甚至越往源頭,越傳統,越是缺乏足夠多、足夠及時的數據做決策。所以,這就是產業互聯網時代要改變的鏈路,讓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互聯互通。
確實也聽釘釘總裁不窮分享過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不一樣的地方:
1、用戶不等于客戶;2、決策周期長;3、轉化鏈路長;4、服務周期長;5、線性增長
6、TOB網絡密度=豐富度(協同關系*單品)
社會Social來看,如何看數字化浪潮不同世代人群的變化?
咱們父輩大部分屬于數字經濟難民,很多不會上網或只會用微信;我們這一輩屬于數字經濟遷移民,逐步學會上網;現在95后、00后都屬于數字經濟原住民。一定會出現員工在線、客戶在線、溝通在線、協同在線、業務在線等現象,數字化、在線化只是第一步,未來商業數據智能+網絡協同是根本,未來所有的企業都是數字化企業,釘釘這樣的協同辦公平臺就非常重要,可以非常好起到降本增效目的。
從T(Technology):技術角度,如何來解讀數字化浪潮?
未來只有兩種企業,一種是新生的數字化原生企業,一種是數字化轉型成功的重生企業。麥肯錫和埃森哲的報告顯示全球只有20%中國只有7%的企業做數字化是算成功的。大部分的企業基本都是失敗或者效果不明顯。研究顯示,從2018年到2021年,轉型領軍企業的數字化優勢在持續擴大,在2021年這一差距達到35分。釘釘做為數字化底座會非常重要。
釘釘除了是協同辦公平臺,現在還是應用開發平臺,很多生態服務商通過釘釘這個平臺實現“選搭建聯跨酷”等作用。
選:從應用開放平臺選擇應用,比如光華的微學。
搭:從宜搭平臺上進行搭建。光華從2011年開始已經低代碼開發,現在有了宜搭更加如
虎添翼。
建:自建應用,比如光華給政府部門做的“親親幫”等門戶網站。
聯:通過數據連接器,鏈接不同應用。
跨:上下游、企業內外都可以整合在一起。
酷:釘釘還可以開發出很多應用,直接放在各個釘釘群,非常方便快捷完成應用使用。
推薦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陳兆杰 樸道書院專家、文化學者 | |
![]() |
吳洪剛 中國著名營銷管理專家 | |
![]() |
尹隆森 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 |
![]() |
吳維庫 國內著名戰略管理專家 | |
![]() |
艾學蛟 中國企業危機管理創始人 | |
![]() |
崔恒 原微軟中國區域大客戶經理 | |
![]() |
李建立 企業戰略轉型研究專家 | |
![]() |
張從忠 跨國公司中高層訓練導師 | |
![]() |
周坤 全息企業管理咨詢專家 | |
![]() |
江廣營 實戰研學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