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相信,e-Learning技術將把這些不同領域發展的學習孤島有效地整合起來,形成一個"互聯教育體系",這也是我們除了深入研究e-Learning的微觀優勢之外的更宏觀的考慮。
這些規范讓從事商業化e-Learning的供應商(包括軟件商、內容提供商和服務提供商)都能夠在相同的核心架構上進行延伸,為千千萬萬客戶提供內容可以交換的電子化教育服務。規范的訂立為商業化的e-Learning掃清了"各立山頭"的障礙,保護了最終用戶的投資。這些規范不但定義了可以靈活交換的信息格式,還充分考慮了教育內容媒體格式的多樣性,滿足了未來在線教育的擴展需要。由于這些規范并不限制可交換學習內容的實際運行環境,使更多的技術廠商可以在此基礎上不斷添加新的功能和運行特性,為各種類型的用戶提供充分的選擇和最佳的學習環境。
三、電子學習的益處
從技術上來說,e-Learning能夠實現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大部分的交互功能。盡管在某些方面還需要更多的改進,例如整個社會的網絡基礎設施(帶寬等)。但是無庸置疑的是,以低于傳統教學方式數倍成本的e-Learning確實能夠讓更多的人以更高的效率學習掌握飛速發展的經濟時代的技術技能和軟技能。無論在哪一類機構,e-Learning都將發揮巨大的作用,達到極高的投入回報率。
節省30%的費用和40%的時間提高30%的學習效果e-Learning具備了大量傳統學習所不具備的特征,讓學習成為新的世紀中最具有開放性的社會活動。這些特征為不同的機構提供了利益,從學習的效率、投入和效果上都產生了巨大的變革。可以看到發展中的e-Learning已經具備了多種優勢:
1.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Internet已經在概 念上為任何機構任何人提供了實現一個學習培訓目標的方案。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60%的職業工作者在工作中使用電腦。技術上的一些障礙,例如訪問網絡、標準基礎設施,以及帶寬,在今后兩年后都將不再是大問題。WWW的發展、企業網絡容量的增加和桌面電腦速度的加快等趨勢將使全球各地的人們能夠每天24小時,每周7天進行學習。企業將能夠把培訓或其他關鍵信息快速高效地投遞到全世界的任何場所。雇員也能夠在任何方便的時候訪問這些培訓資源,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辦公室里。
2.通過消除空間障礙,切實降低費用。通過技術實現的學習方案,可以大大擴充受眾的數量,也能夠消除或減少培訓教師或咨詢教師的費用。然而對e-Learning來說最大的好處是消除了把教師和學生聚集在一起的費用和不便。根據試驗和統計,電子形式的內容替代基于講師方式能夠節省50-70%的費用。選擇e-Learning的方式還能夠讓一些課程分解為短小的片斷,然后分成多天或多個星期讓學生學習。對企業來說,這種方式能夠避免整天的培訓造成的工作損失。
3.及時獲取最新的信息。基于網絡集中方式的課程能夠讓教師隨時更新其內容。而且更新后所有的學生就能夠立即訪問到最新的和一致的信息。課程信息還能夠在任何培訓需要之前就能夠訪問到,避免了只在課堂上學習一次然后很容易遺忘的問題。
4.通過個性化的學習達到更高的保持力。電子學習為學習風格的個性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實際上電子學習提供了跟蹤學習者能力水平的機制。借助隨時訪問的能力,人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步伐學習,還能夠隨時復習學習的內容。因為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定制學習內容,也就能夠控制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更好地理解學習材料。相對于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模式,學習曲線可以加速60%。內容以"塊"的形式投放,能夠達到更高的持久性。
5.提高了學習者之間的協作和交互能力。研究表明,基于在線方式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進行討論和介入。電子學習能夠利用教學和通訊技術實現多種互動和協作環境,如果有專家和同學進入相同的環境,那么學習效果甚至比傳統的一個小課堂的互動效果還要好。在線的互動方式可以提供案例分析、情景描述、示范、討論組、教師指導、臨時項目小組、聊天室、測試練習、電子郵件、公告板、提示、指南、常見問題解答,以及練習向導等工具。另外一項研究發現,在線學生比傳統方式更愿意進行相互交流。學生在網絡上學習時產生的群體效應,比教師帶領的方式更加主動。
為企業帶來的利益技術已經為商業帶來了巨大變革,現在到了為學習帶來變革的時候。在21世紀,人們必須學習比以往更多的東西。尤其對于跨國性、跨區域性的機構,傳統的基于培訓教室方式的學習成本非常高,而且令人難以控制。就算員工有時間參加所有的課程或講座,并能夠閱讀所有相關的資料保持所在領域的及時更新,學習的成本也會不可預測。企業電子學習的使命就是為員工提供時效性非常強,成本又非常合算的培訓項目,從而創造出主動而且富有經驗的忠誠員工。據統計,僅僅美國每年企業投入在員工培訓上的費用就高達600億美元,而e-Learning估計可以為企業節省約30%的費用,而且可以提高40%的培訓效果(以達到相同效果的時間來比較)。
綜合而言,e-Learning為企業產生如下好處:
-更高的生產率和效率
-不斷增長的利潤
-不斷提高的員工忠誠度
為學校教育帶來的變革從人類文明產生以來,教育已經經歷了兩次革命。第一次發生在公元前300年,以孔子創立私塾和蘇格拉底講學為標志,開創了平民受教育的先河。第二次發生在16世紀,以夸美紐斯創立班級教學制度為標志,將工業化生產的方式引入教育,大幅降低了教育的成本。但是此后教育的方式就從來沒有發生過重大的變革,直到知識更新如此之快的今天,人們仍然把學習作為人生一個階段性的工作,以至于各種級別的學校教育已經難以承受社會變革的緊迫壓力。E-Learning將為學校之間交換迅速更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供一個最理想的平臺,同時為學生創造一個終身學習的環境。
綜合而言,e-Learning將對教育機構產生如下好處-信息有了更廣泛的來源和共享的能力-培養終身學習者,有更多獲取知識的機會-個性化學習體驗,實現主動學習-比其他遠距教育方式更高的質量-比其他教育方式更快地吸收最新的信息和內容,與社會經濟環境要求相關聯
e-Learning將為各種社會機構帶來好處在網絡時代,各種類型的機構都面臨相同的挑戰。認識到知識的作用,并能夠充分適應社會變革中迅速更新的知識要求,是任何一種類型的機構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對于政府機構、社會服務組織,乃至軍隊,都需要利用e-Learning不斷提高人員的素質和更新知識。傳統的培訓機構也都將轉移到接受e-Learning技術或利用e-Learning創造的內容,或干脆轉移到為客戶提供e-Learning服務。在"服務"成為新世紀商業主流的時候,e-Learning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具有廣泛的實用意義。
對于準備開展網絡學習服務的網絡站點,全面的e-Learning更是吸引用戶和獲得商業利益的最佳選擇。E-Learning提供的虛擬學習環境和管理能力能夠讓學習者在這樣的站點上獲得更好的服務。對依靠網絡提供服務的商家來說,e-Learning是保證投資回報的最佳選擇。
四、構建學習化社會需要e-Learning
走向學習化社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20世紀末就提出的一個全球教育發展目標,為此該組織還專門就發起支持針對學習化社會的一系列研究項目,這些項目中有大部分是研究ICT(在IT一詞中增加了Communication)對未來教育的影響。學習化社會中除了包含傳統的教育機構,也包含學習型組織、學習型政府、學習型城市,以及學習型國家等不同尺度的概念,使終身學習者能夠隨時隨地身處學習環境。我們相信,e-Learning技術將把這些不同領域發展的學習孤島有效地整合起來,形成一個"互聯教育體系",這也是我們除了深入研究e-Learning的微觀優勢之外的更宏觀的考慮。
標簽:e-Learning

下一篇:所謂的e-Learning學習平臺并不是指硬件的平臺,而是學習管理系統(LMS),運用這個系統,能讓制作出的課程被e化管理。因為平臺是員工學習時所必須接觸的項目,員工使用的情況及使用記錄,能作為能力培養及績效評量的參考。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陳兆杰 樸道書院專家、文化學者 | |
![]() |
吳洪剛 中國著名營銷管理專家 | |
![]() |
尹隆森 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 |
![]() |
吳維庫 國內著名戰略管理專家 | |
![]() |
艾學蛟 中國企業危機管理創始人 | |
![]() |
崔恒 原微軟中國區域大客戶經理 | |
![]() |
李建立 企業戰略轉型研究專家 | |
![]() |
張從忠 跨國公司中高層訓練導師 | |
![]() |
周坤 全息企業管理咨詢專家 | |
![]() |
江廣營 實戰研學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