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E-Learning來說,最大的風險可能并不在于公司財務,甚至可能不在于平常時期公司高層的觀念。最大的風險在于,如果公司甚至整個社會掉入某個經濟狀況不好的時期,那么公司首先被砍掉的預算,十有八九會是培訓預算。
Peter說,E-Learning進入美國的培訓產業以來,人們對它的關注焦點有一些變化。最早時,人們的注意力是放在學生的時間安排上。保險產業的從業人員都比較忙,在傳統面授時代他們就很難抽出時間,采用網絡培訓后,人們又發現,學生完成作業比較困難。時間調配不開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動力不足。在面對面形式下,互動很多,而在網絡學習情境中,互動比較少,有時干脆就沒有,學生很孤獨,到做作業時,又要自己面對一大堆知識點,又要自己去管理時間,學生們這時是非常難受的。
E-Learning逐漸流行開來,學員們接受了這種形式,也逐漸能夠作出比較好的時間安排,此時其它一些問題就慢慢浮現,如學員對單一的教材形式感到無聊,學習效率嚴重受影響。這使人們注意到,選擇一種適合學生學習特征的課程制作工具很重要,不同制作工具的表現自由度是有很大差別的。應該通過在教材形式上的精巧設計,讓學生有更多選擇的自由,這對他們的學習效果大有裨益。
E-Learning為培訓帶來了更多自由,從前很多培訓項目還是采用以學習者自學為主的傳統模式,而最近在E-Learning的幫助下,模擬演練等模式開始流行。很多公司都在評估和管理中穿插一些模擬演練,如模擬面臨風險與災害時的情況。
根據CPCU的經驗,面對公司的E-Learning,與面對個人的E-Learning之間,有一些區別。公司內部一般都有一些培訓方面的專業人士,稱為學科專家,他們與學員之間的溝通比較容易,可以很快而且準確地了解到學員的需求,并且能夠很快地對此提出解決方案,因此培訓組織最終設計出的E-Learning課程就很有針對性,比較容易達到良好的效果。而面對普通個人的培訓,因為對象復雜而分散,這方面做起來就困難很多,而要達到相同的效果也同樣困難。
Peter認為,目前看來,曾經以面授為主的培訓項目,會在借鑒E-Learning的優點上作一些努力,但后者不會完全取代面授,畢竟有些老師和學生還是更喜歡面對面的學習方式。
如何避免E-Learning淪為作秀
無論在美國還是在世界其它地方,E-Learning的實踐規模都在快速發展,這要歸功于信息技術的進步。如今對于E-Learning來說,新的信息技術越來越容易獲得,很多協作式的技術已經出現,如MSN、SKYPE、虛擬教室等等,還有更多協作式的技術正在出現,它們都可以用在E-Learning中。另一方面,對于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人們也越來越接受。因此,E-Learning正處在一個發展的關口。技術、市場、觀念的上升,使其更容易趁勢而上,但太快的擴張往往可能帶來泡沫,可能很多采用E-Learning的個體會發現,自己的積極跟進最終卻淪為各種花哨技術的一場作秀。
如何避免這個結局?Peter說,在決定采用E-Learning時,必須清楚自己最終想達到什么目標,必須從這個目標開始思考,對過程進行反推。不能因為看到E-Learning很流行就盲目跟風。
在設計培訓課程時,應該重視針對學習者本身的特征。E-Learning為課程設計提供了很大的彈性,要充分利用。
Peter對E-Learning作了進一步解釋。他說,從較廣義的立場看,E-Learning固然是一種學習方式,但又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方式,它還是一種知識管理的機制,它可以把個人的隱性知識變為組織的顯性資產,最終為公司帶來更好的效益。如果公司本來就有知識管理的概念或想法,就更適合實踐E-Learning。
因此,要實踐E-Learning,公司首先必須清楚地理解自己為什么要這么做,必須很清楚自己所期望的目標。只有目標清晰,而且這個目標是與公司的戰略相結合的,其行為才會有較大的成功幾率。
Peter指出:從這個高度看,目前在人們的流行觀念中,E-Learning被定位得太低了。人們僅僅狹義地將它看作一種學習和培訓方式。如果執行目標不清楚,也沒有將其與公司長期發展戰略相結合,那么E-Learning最終淪為一場技術秀的風險就會很大。
影響E-Learning實踐的因素
現在,至少在美國,E-Learning在技術方面已經不存在大問題。更主要的問題在其它方面。
Peter認為,公司領導人的態度,以及公司本身的傳統,對E-Learning的影響非常巨大。如果公司領導人很認同E-Learning這種方式,愿意支持,或者說公司本身有在線學習與交流的傳統或文化,那么E-Learning的實踐就會更容易。
公司的規模也可能造成影響。E-Learning真做起來畢竟要花一些錢,小公司拿出這筆錢可能比較困難。但相比之下,公司高層的態度仍然更加重要。如果CEO本身很認同學習文化,支持E-Learning,這樣的公司就具備了最好的實踐E-Learning的條件,實際做起來也會比較容易。
Peter提醒道,對于E-Learning來說,最大的風險可能并不在于公司財務,甚至可能不在于平常時期公司高層的觀念。最大的風險在于,如果公司甚至整個社會掉入某個經濟狀況不好的時期,那么公司首先被砍掉的預算,十有八九會是培訓預算。
標簽:E-Learning

下一篇:我們在吸引、穩定、激勵員工的同時,更重要地是應從戰略高度來思考人才培養和企業知識的積累與傳承。e-learning作為企業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知識管理和學習型組織建設的重要工具。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陳兆杰 樸道書院專家、文化學者 | |
![]() |
吳洪剛 中國著名營銷管理專家 | |
![]() |
尹隆森 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 |
![]() |
吳維庫 國內著名戰略管理專家 | |
![]() |
艾學蛟 中國企業危機管理創始人 | |
![]() |
崔恒 原微軟中國區域大客戶經理 | |
![]() |
李建立 企業戰略轉型研究專家 | |
![]() |
張從忠 跨國公司中高層訓練導師 | |
![]() |
周坤 全息企業管理咨詢專家 | |
![]() |
江廣營 實戰研學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