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導入E-learning誤區種種(四)
積極調節:支持在線同伴網絡
在經歷了時代光華網絡培訓開通了網絡商學院的學習后發現,E-learning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產業,十年左右的時間標準和各個領域內的領導者就可能會產生。同時,網上有很多業內人士管理的內部交流網絡。供應商很少會主動暴露自己產品的缺點,但是采用其產品的培訓者卻很可能會互相交流這些信息。
積極調適:采用小組評估測試E-learning
評定您選用的企業E-learning資料庫是否適用最好的方式是組建一個由該資料庫未來的用戶組成的評估小組,將可能使用的資料庫按照隨機方式排列供評估小組評估。使用Lynette Gillis公司的DIY測試工具箱、多媒體在線課件評估質量標準等參照來進行投票。Gillis的標準列表有平均值幫助使用者衡量電子課程的質量。
我們曾經使用Gillis工具箱成功地與不同規模的企業E-learning測試團隊合作,它提供了一個投票列表讓分布在不同地區的測試小組成員通過四個方面比較課程:可用性、內容質量、組織的適用性、教學設計。(附帶提一句,Gillis的E-learning認證中的核心,E-learning質量評估工具包是美國職業發展與培訓協會ASTD開發的。ASTD曾經和Gillis合作率先使用該系統對其電子認證課程進行評級。)針對企業里的員工都可以考慮開通時代光華ELN企業學習在線,給員工提供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僅僅依靠課程范例來作出決策。課程范例往往比普通的資料庫內容設計得更好。如果你要求對課程進行評估的話,多數供應商會選擇公開的范例供評價。記住,選擇你的員工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測試和評價。一個開發出優秀的JAVA編程系列課程的供應商在另一個主題領域,比如項目管理,很可能開發不出同樣有水準的課程。
組織層面上的挑戰
課程的質量是至關重要的。靈活有力的引導系統也是必須遵循的。給學習者必要的設備使他們能夠獨立地學習也是最基本的。但是建設一個優質的外部環境卻是E-learning在企業里維持應用的至關重要的因素。E-learning資源是從外面采購的,除此之外每個組織都應該營建E-learning的應用環境以適應其企業文化的。在實施E-learning之前,先問一下自己,你的企業支持學習文化嗎?如果企業采納一套E-learning系統主要考慮的是節省開支而不去考慮成敗,這樣做會在員工心理上獲得廣泛的支持。
對于許多員工而言,E-learning從心理上意味著損失而不是收益。損失了與同事建立關系網的機會、損失了年度培訓的旅行機會:在夏威夷的工作假期等。在機構層面上E-learning想要獲得成功,公司必須營建出E-learning能獲得明顯回報的企業文化。
如果公司不能為員工完成培訓提供充分支持體系的話,即使是設計良好的電子課程也可能面臨很低的完成率。管理層也許能夠投資數百萬建設一個A級的電子課程資料庫而完全忽視在企業內部進行推廣。這樣做的結果是很少有員工會訪問這個電子校園因為很少有人知道有這么一個東西存在。
積極調適:采取最佳使用政策
我們的一個客戶最近告訴我們公司總部新近出臺了一項政策,減掉所有的面授企業內部培訓,代之以E-learning,其目標是在當前財年里將人力資源部門的預算減掉100萬美元。
總部認為盡快減掉開支的最佳辦法就是用在線教育代替那些真實的培訓師。E-learning可以省錢,但是如果實施E-learning僅僅是為了省錢的話,未見得能夠獲得成功。那些砍掉所有的面授培訓完全采用E-learning來達到省錢的目的并非最好的做法。E-learning最好有選擇地應用在下面這些領域:
1.相同信息的重復傳遞:E-learning對于大量事實性材料的重復性培訓非常有效:在企業范圍內進行新員工指導、新產品生產的培訓都可以從面授模式轉化為網絡模式。
2.新產品的更新培訓:流動的銷售隊伍必須了解并展示大量的產品。而諸如軟件之類產品的更新非常頻繁,有時會是三個月就更新一次。我們的一個客戶,一家藥品公司,采用E-learning來培訓其分布在全球的銷售隊伍,包括有關產品批準情況、藥品回收以及產品有效超出其他品牌競爭者的新研究成果等信息。
3.對流動工人的及時培訓:野外技術員需要在路上診斷并檢修一系列的機械故障。E-learning可以讓他們通過手持移動設備上網訪問文件、產品圖表以及專家建議數據庫獲得解決信息。
E-learning應用最多的地方:節省成本、更好的數據收集、對大量用戶的管理和評價。將E-learning與面對面的學習活動或者實時、同步系統例如聊天室、電子白板、電話會議等結合起來能夠幫助削減時間和旅行成本。采用這種混合式的培訓方式能夠讓你的員工受到最好的E-learning培訓。
相關課程: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陳兆杰 樸道書院專家、文化學者 | |
![]() |
吳洪剛 中國著名營銷管理專家 | |
![]() |
尹隆森 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 |
![]() |
吳維庫 國內著名戰略管理專家 | |
![]() |
艾學蛟 中國企業危機管理創始人 | |
![]() |
崔恒 原微軟中國區域大客戶經理 | |
![]() |
李建立 企業戰略轉型研究專家 | |
![]() |
張從忠 跨國公司中高層訓練導師 | |
![]() |
周坤 全息企業管理咨詢專家 | |
![]() |
江廣營 實戰研學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