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e-Learning如何實現價值最大化(一)
在參加時代光華的杭州公開課培訓后,重讀肖知興教授《紙上談兵說管理》,這樣解讀明茨伯格管理三元論:管理是科學,是藝術更是手藝。管理理論框架誰都會背,但在實戰中,真正決定成敗的卻是長期實踐積累的手感、質感、分寸感、操作感,對節奏和時機的把握能力。管理者如果光有科學,可以是紙上談兵的趙括、馬謖;光有藝術,可以是動人心弦的蠱惑者和煽動家;只有在科學和藝術的基礎上,再加上手藝人的虔誠、踏實、謙遜,才會有真正的管理實踐的成功。
在企業開通了企業商學院學習后,認識到真正的管理實踐,理念是相通的。回答如何使企業中的e-learning價值最大化這一命題,我就想到了肖教授前面所言“手藝人的分寸感”。企業e-learning作為企業培訓管理信息化的工具,在企業應用中要使其價值最大化,實踐、積累、摸爬滾打,尋找最適合自己企業的解決方案才是真正成功的基礎。
說起價值最大化,我們常常會想到投資回報率(ROI)。經常有人問起e-learning的ROI,服務供應商常以多少網絡培訓取代了傳統面授培訓,省卻了講師費、差旅費以及學員離崗的機會成本等等,推算出e-learning的ROI;或者以增加業務收入、提升利潤率、提高持續發展能力來推算e-learning的ROI。本質上而言,可以從顯性收益和隱性收益兩方面來看:
顯性收益:
●減少培訓中產生的差旅費用;
● 減少課堂面授的講師費用;
● 減少培訓實施中的后勤支持費用;
● 減少課程的教材費用;
● 減少培訓中的交往費用;
● 減少培訓離崗的機會成本;
隱性收益:
● 培訓員工快速進入新角色帶來的收益;
● 快速復制技能,提升員工技能所帶來的市場份額擴大的收益;——如何使企業中的e-Learning價值最大化
● 加強及時培訓,信息傳遞不失真所帶來的效益;
● 通過遠程學習和合作學習更好地發揮時間效率所帶來的收益;
● 大規模培訓,提升員工、客戶、供應商對產品、服務了解程度的收益;
我們看到顯性收益主要體現在直接費用的經濟性上,隱性收益主要體現在管理培訓的廣度和速度所帶來的效率提高上。誠然,這樣的測算有其道理,但不同企業,結果不盡相同。同一個企業,不同人員應用這些算法產生的結果也不盡相同。
在此談談個人的一家之言,我們不妨從更多維度去思考如何使企業中e-learning的價值最大化。這包括了實施前和實施后在兩個方面,即在實施前的審慎考慮和實施后的多維度應用。
相關課程: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陳兆杰 樸道書院專家、文化學者 | |
![]() |
吳洪剛 中國著名營銷管理專家 | |
![]() |
尹隆森 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 |
![]() |
吳維庫 國內著名戰略管理專家 | |
![]() |
艾學蛟 中國企業危機管理創始人 | |
![]() |
崔恒 原微軟中國區域大客戶經理 | |
![]() |
李建立 企業戰略轉型研究專家 | |
![]() |
張從忠 跨國公司中高層訓練導師 | |
![]() |
周坤 全息企業管理咨詢專家 | |
![]() |
江廣營 實戰研學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