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e-Learning如何實現價值最大化(二)
實施前準備
作為企業的一項投資,企業e-learning項目是否實施不能憑感覺。因為這些與企業現階段的意愿、需求、執行力未必相匹配。只有做出符合相應階段的對應決策,才能實現項目價值。
實施后應用
當企業做好了準備,并采購了平臺,在咨詢顧問的協助下開始應用e-learning工具后,我們建議企業從更多維度思考和應用好e-learning工具。
1. 學習與分享
建議一 不僅著眼于個人的學習,還要注重團隊分享。用好分享工具,更好地學習分享。
在參加時代光華的杭州公開課培訓后發現,當一分困難交給兩個肩膀分擔,困難就只有一半,當一份快樂由兩個人分享,快樂就有兩份。學習的分享也一樣,一項知識或者技能通過分享能夠讓更多的人擁有更多感知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e-learning工具以網絡為有效交往的平臺,可以使不同地方的學習伙伴以小組交流的方式改進他們對知識或者技能的理解。例如學習伙伴提出有關高效激勵的領導力問題,通過平臺上伙伴之間的交流、溝通來互相回答、提煉他們各自的心得,使得這個問題迅速理解。這種基于對話、分享的學習方法創造了一個充滿智慧的環境,給更多參與者改進他們對某個知識點或技能的理解,并使他們更自主參與學習活動中,得到有效成長。
2. 個人與組織
建議二 不僅著眼于個人的成功,還要關注組織與團隊的成功。
組織也需要學習,組織學習對于企業保持競爭優勢非常關鍵。
對于個體來說,知識如何獲取、如何更新,以及這些知識的獲取和更新對個體學習產生多大的影響都較易估算。許多企業經常參加杭州企業管理培訓或開通了網上企業大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對企業的發展還是有一定的幫助。但對于組織而言,學習是一個系統和結構性的工作。雖然組織學習主要來自于所有員工個體學習的結果,但是一個組織得到的知識還來自于它的文化、技術、組織結構、保存的文件以及標準作業流程等方面。所有這些都需要有人在組織的框架下進行積累。e-learning工具恰好提供了這樣的服務。在具體的應用中,就要考慮這些隱性知識顯性化、系統化、數字化的工作。把基于個人的學習上升為組織的學習,個人的成功上升為組織的成功,形成1+1>2的化學效果。
3. 企業與客戶
建議三 不僅著眼于內部的學習,還要關注上下游企業的共同成長。
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認識到了,今天的市場競爭不再是產品和產品、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價值鏈和價值鏈之間的競爭。我們從可口可樂百年老店,到國產手機企業驚鴻一瞥。切實體會到了供應商、分銷、渠道、顧客上下游利益相關者之間共生共榮的關系。
e-learning工具以更經濟的手段,創造了企業與客戶上下游之間快速學習的環境,在強調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的今天,幫助企業更快速傳遞新產品知識和服務理念。應用平臺工具,上游供應商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有關產品、服務的知識、技能快速傳播、復制到下游渠道商、分銷商。各團隊可以迅速做出反應,協同作戰。
4. 工作與生活
建議四 不僅著眼于工作中學習的責任,還要兼顧生活中個人的全面發展。
在具體的培訓工作中,員工不是關注學習,而是在本質上關注他們個人的成長。
點評:e-learning工具不僅僅應完成企業指定的任務,包括文化、流程、制度、產品等知識的學習,還應該與企業員工的職業發展通道相對接,提升員工能力,讓員工感覺在學習中有目標、有階梯。讓員工切實感知,企業雖然沒有提供一個終生雇傭的工作,卻提供了員工一個終生雇傭的能力。這樣對于提升企業凝聚力,團隊戰斗力更有價值。
相關課程: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陳兆杰 樸道書院專家、文化學者 | |
![]() |
吳洪剛 中國著名營銷管理專家 | |
![]() |
尹隆森 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 |
![]() |
吳維庫 國內著名戰略管理專家 | |
![]() |
艾學蛟 中國企業危機管理創始人 | |
![]() |
崔恒 原微軟中國區域大客戶經理 | |
![]() |
李建立 企業戰略轉型研究專家 | |
![]() |
張從忠 跨國公司中高層訓練導師 | |
![]() |
周坤 全息企業管理咨詢專家 | |
![]() |
江廣營 實戰研學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