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速報】2020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力資源高峰論壇圓滿成功!(內附干貨筆記)
10月28日,由光華賦能主辦,香港光華管理學院、企業學習官、微學、步步為贏協辦的《2020第十二屆浙江省人力資源高峰論壇》在杭州費爾曼鉑金酒店隆重拉開帷幕!
此次論壇以“新組織-新人才”為主題,現場5位人力資源大咖專家分享精彩內容,緊扣當下形勢,現場氣氛非常火爆!干貨不斷!
沒能到場參與論壇的您是否感到遺憾?我們根據現場速記為大家總結了幾位大咖們的核心觀點,精彩不能錯過!!
大咖:方永飛
光華賦能董事長
共創會創始人、會長
光華、共創會EMBA教學長
集盒大學創始人
人力資源變革推動新組織賦能
01
HR工作者現狀
舉例:各模塊HR平均薪資對比(月薪)
舉例:HR最花時間的工作與百分比
高級的人才永遠不是招聘來的,減少無意義的工作,增加組織戰略的工作,減少過多的招聘動作。
舉例:人力資源的一道大坎兒
02
HR工作者需要什么能力?
舉例:華為的一份招聘要求
一個優秀的HR,除了沒有當老板的覺悟和夢想,就是一個“老板”!
復雜工作要求的背后,對人力資源能力有高度要求!
舉例:云南某企業CEO的怒罵郵件
“我需要的不再是數字游戲!更不需要你那些花花綠綠的圖表!我需要你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告訴我,企業怎么可以活下去!”
郵件核心兩點內容:
1、公司處于非常艱難的時期,雖然HR做了很多工作,但CEO覺得并無建設性建議,更無法解決問題。
2、CEO認為HR局限在自己的專業內以及事務型的工作中,并沒有跳脫出來以業務視角來考慮問題。
舉例:CEO楊某列舉的十宗罪
03
人力資源的“劫難”
舉例:人力資源的“劫難”
人力資源部門大包大攬,做了太多不該插手的工作,最終只會讓自己的工作壓力大、工作內容冗雜、犯錯幾率增高,吃力不討好。
舉例:華為人力資源變革
一個公司有30個員工以上,就需要有人力資源角色;
一個公司有30個干部以上,就需要有干部處的存在。
舉例:韋爾奇《贏》定義的HR
04
賦能與HRBP的角色
舉例:華為的HRBP的三大層級
舉例:華為的HRBP六大角色
華為的HRBP是怎么做到懂業務的?
第一,所有HR必須下放到業務部門鍛煉至少半年,同吃同睡同住,他們的業務流程、關鍵節點要了如指掌;
第二,傾向于從業務上選拔BP,通過人力資源培訓認證上崗。
05
人力資源部未來趨勢
舉例:首席組織官
首先是功能,其次是角色,有同頻共振,也有和而不同。
“3+1”組織系統
任務協同系統
人才及知識系統
文化管理系統
組織進化與領導力系統
舉例:命名即戰略:重塑價值+共同參與
06
干部、機制與制度
新組織的兩大核心關鍵:干部+機制
人力資源的核心任務之一:出干部!(CGB)
激勵機制,管理制度!
舉例:機制丨制度
案例:
海底撈孵化式門店合伙制
西貝創業合伙人制
小米合伙人制-股權激勵
07
光華賦能四大業務生態
光華賦能四大業務生態:
光華專注業務生態:
有針對不同規模、不同階段、不同需求的公司提供適合的平臺類產品;
有針對企業內部角色(老板、經理人)提供不同的培訓類型班;
有股權咨詢、人力資源、薪酬績效、商業模式的微咨詢類產品;
還有適應培訓與管理、學習與能力提升的各類優秀軟件!
1.2021光華公開課共有17大模塊,67系列
2.2021光華公開課已有18年沉淀,4大新增亮點
舉例:公開課框架
舉例:公開課模塊
舉例:公開課4大新增亮點
舉例:光華公開課學習卡雙十一特惠
大咖:王軍旗
原富士康集團總部人資資深經理
綠源集團副總裁
綠源大學常務副校長
人才盤點:盤出人效與利潤
01
變局時刻人本管理新思維
舉例
舉例:變局的三個維度
變局之下的優先級
后疫情期的經營思維:守好業 守好財 留好人
變局之下,人是最大的使能變量
變局之下,最能體現人性
回歸以人為本,修己安人
變局下的人本管理新思維
人效是自救良藥:精益思維 簡單高效
目標管理:用OKR釋放員工最大潛能
管理模式:結果導向,從管控到授權賦能
激勵模式:從要我做轉化成我要做
用工模式:共享用工、靈活用工
練兵比武:景氣不佳時正是能力長進好時機
02
打造人才驅動型組織
舉例:建構人才驅動型組織
人才驅動型組織五維模型:
人才為核心--戰略+組織+運營+文化
人才工作的思考邏輯
戰略規劃——戰略地圖
組織診斷——組織架構
人才盤點——人才地圖
人才舉措——招、訓、用、留、汰
舉例:人才工作好不好,先自問
03
人才盤點的五大關鍵
人才盤點的五大關鍵:
關鍵崗位與關鍵人才確定
人才評價標準建立(勝任力建模)
人才盤點會議怎么開
人才九宮格的解讀與應用
繼任計劃及個人發展計劃
舉例:人才盤點步驟
舉例:崗位勝任特征的冰山模型
素質模型的構建方法有多種,有簡易方法,也有復雜方法。前者在別人的基礎上再加工,可以稱為快速建模;后者根據企業的戰略需要和職位要求總結提煉。
素質模型分為
領導力素質模型
基于職位序列的專業素質模型
全員核心能力素質模型
04
人才盤點后的五大關鍵舉措
人才盤點的8大應用場景
股權激勵
晉升任命
汰換裁員
人才梯隊建設
新事業或項目組建
薪資獎金調整
組織架構調整變革
評優評獎
舉例:人才盤點后的行動舉措
大咖:嚴小云
原阿里巴巴中國事業部大區總經理
阿里十年陳
初云商學院院長
阿里黑馬榜第一人
向阿里學:如何激發組織隱形潛能
01
東方智慧&西方管理
嚴老師20年經驗總結:
我們要提升我們的領導力和領導水平,絕對不要去對抗人性當中的“小我”,我們要做的是,安撫人性中的“小我”,去激發他人性中的“大我”。
西方管理:績效、計件、標準化
標準化才能批量化和效率最大化
付出和利益獲得正比才能激發員工最大效能
員工不會做你想做的,只會做你檢查的
阿里巴巴底部管理者準則:
招聘>努力,團隊建設,拿結果
阿里定目標的NASA法:
有數字、有分析、有策略、有行動計劃
東方智慧:道家、儒家、兵家、釋家
順勢而為
利他
道
02
阿里的績效文化
03
阿里巴巴的組織保障系統
為員工創造需求,激發員工自驅力,讓員工加速融入團隊,主動提升自己,然后為團隊釋放能量,為組織創造價值。
為什么團隊會有很多“意見領袖”(刺頭)?
——“意見領袖”一定是有相應能力的人,你沒給予足夠的尊重,就會讓刺頭跳出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滿足他“被尊重”的需求。
04
阿里的“道”
使命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愿景
活102年:我們不追求大,不追求強,我們追求成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服務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幫助1000萬家企業盈利
價值觀
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因為信任所以簡單
今天最好的表現是明天最低的要求
此時此刻非我莫屬
快樂工作認真生活
05
阿里的sell文化
要激發員工的“大我”,就要把觀念“賣”給員工,讓員工和你同頻率
阿里的sell文化
內部員工和外部客戶都是客戶
讓每一個人都被需要
共同看見關鍵行動
扣動心靈扳機
見人所短、用人所長、知人善用
丑話當先
互相搭臺,利用團隊的力量
大咖:肖楠
10年營銷團隊管理經驗
曾任世界500強企業職業經理人
基于戰略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01
為什么要建設培養體系?
一個核心崗位的流失,他造成的損失至少會達到他年薪的兩倍。
為了減少流失造成的損失,增加穩定性,加長留任時間。
02
向上解碼戰略
非痛而動,未雨綢繆。
人才發展專屬會議
CEO親自主持:每年末,基于中國區的發展戰略,各BU管理者匯報本業務單元的人才戰略,確定關鍵人才補給線。
人才管理=財務管理
03
繼任者計劃
培養內部人才供應鏈
縱向打通人才發展通道、保留關鍵人才
橫向推倒公司墻,整合資源、提升效能
激活內部人力市場,激發員工競合氛圍
形成人才供應鏈,儲備各層級核心人才
業務流程優化與創新,提升企業效率和活力
集團核心文化變革與傳承,保持文化的純正
04
向下精耕戰術
大咖:沈闖
原華為集團流程與架構部副部長
首席架構師
原IBM高級項目經理和管理顧問
向華為學:組織變革驅動企業轉型
01
兩個關鍵詞+一個怪現象
兩個關鍵詞
只有上一輪戰略周期取得成功的企業,在下一輪戰略周期面臨挑戰的企業才能談得上企業轉型,轉型是目的,組織變革是手段
02
華為的變革是什么?
華為變革的底層邏輯
為什么說“華為30年連續性變革是追求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的過程”?
華為30年連續性變革共有2大類
業務流程變革 - 不斷尋找到匹配新業務場景的流程化路徑
組織變革 - 不斷尋打造匹配新業務場景的組織形態和人才隊伍
03
華為連續性流程與變革的根本目標
解決企業家問題<—>解決企業問題
解決企業家能夠提升動力源,但是企業問題的解決需要建立多動力系統以形成組織能力,這就是傳統企業管理體系1.0(個體驅動)和企業管理體系2.0(組織驅動)的根本區別之所在。
組織能力 = 流程體系化 + 個體能力(含企業家), 兩者缺一不可
05
學習華為變革究竟是學什么?
向華為學組織變革!學的到底是什么?
弄清楚底層邏輯,心中有數就不會照貓畫虎
盡量先學習表層的方法,不要試圖一開始就從根本上來開展組織變革,比如治理模式、激勵模式調整、干部能上能下,具有較大風險
如果要變革,建議先從業務流程變革開始,因還未動人之根本故容易接受,也可以通過流程變革樹立變革信心
最后,變革管理遵循一個基本規律
3分方案 7分變革
變革未動,干部先行
一把手精力投入,決不能打完發令槍然后就等著結果,需要全程深度參與進來
一開始需要建立一支長征隊伍
打造擁抱變革的持續性土壤是關鍵
推薦

用戶評論 | |
發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 |
![]() |
陳曉劍 中國百佳新銳培訓師 | |
![]() |
閆鳳芝 金牌管理咨詢師 | |
![]() |
馬本軍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碩士 | |
![]() |
林俞丞 實戰執行力系統專家 | |
![]() |
郭品禾 RCC中文認證導師 | |
![]() |
高樂平 實戰派經銷商培訓專家 | |
![]() |
丁品洋 實戰型人力資源專家 | |
![]() |
蔣偉良 實戰派與組織變革專家 | |
![]() |
祁娜 國際標準化體系認證專家 | |
![]() |
陳震 銷售談判專家 |
![]() |
“人才驅動業務” ——人才盤點與梯隊建設 | 張劍 |
![]() |
企業薪酬調整實施與難點解析 | 秦楊勇 |
![]() |
打造卓越的團隊執行力 | 狄振鵬 |
![]() |
企業內訓師培訓技巧實訓 | 孫凱民 |
![]() |
管理傳承TTT | 祁正進 |
![]() |
優秀管理者的PPT設計演示 | 馬建強 |
![]() |
打造知行合一的營銷團隊 | 張雷冰 |
![]() |
卓越團隊訓練 | 張少卿 |
![]() |
人力資源管理 | 袁良 |
![]() |
TTT--內訓師塑造與提升 | 夏耀輝 |